美容机构走私医疗器械日益严重
美容机构走私医疗器械日益严重
一是医疗单位没有严格履行审查验收的义务,从违法的途径购买医疗器械。像宁波市局查处的某医院使用未经使用的诊断试剂案,这就是医院购进变应原细胞处理剂,产品成结构 发生了改变,和注册证明的文件批准的内容不同,但医院没有去深查,构成违法使用。
二是一些医疗单位非法使用二手的医疗器械,有些医院可能由于条件比较落后,资金不足,或者说改善医疗技术的条件心切,图便宜,往往购买一些非法翻新的二手器械。刚才通 报的新乡市局查处的无证彩超案件。这个非法经营商在香港注册公司,从国外进口一些淘汰的二手彩超机,然后经过维修、改装和翻新以后,又贴上通用、富士等品牌的商标,冒 充国内某合法的经营企业资质来销售。这类情况,目标往往指向中小型医疗机构,主要是乡镇卫生院、私人诊所。
三是一些医疗单位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。第二、三类的医疗器械必须确定注册的行政许可方可生产销售使用,如果产品的形成结构改变,注册证到期就必须重新注册,从查处 的案件看,个别医疗单位使用无证产品的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,比如去年辽宁辽阳市局查获了一个某医院未经注册的CT机案,企业擅自将进口的旧设备翻新、销售、再用。
四是一些美容机构非法使用医疗器械。医学美容价格现在比较昂贵,特别是一些进口美容医疗器械的产品获利空间比较大,有些是走私,从非法途径购进,有的是假冒伪劣,这类 产品往往有些即买即用,国税很少,所以存在调查难、取证难的情况。2006年曾经查处一个注射用的“聚丙烯酰胺水凝胶”,主要在美容机构用,产品存在严重质量缺陷,许多健 康妇女使用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。医疗美容机构包括美容院非法使用医疗器械,特别是医疗器械无证情况,医疗器械监管司将重点监督监察。
近几年由于网络购物等产业的发展,毛振宾指出,医疗器械违法犯罪分子开始跨区域作案,违法产品的生产、信息的发布、账款的收取等各个环节相互分离,往往在网上很难查到 真实的黑窝点,但是只要在网上监测到,发现一起查一起,决不会姑息。